Tag 聖事

沈神父慕道班(100集)

第1集-天主教簡介(一)第2集-天主教簡介(二)第3集-天主教簡介(三)第4集-天主教簡介(四)第5集-信仰是什麼?(一)第6集-信仰是什麼?(二)第7集-信仰是什麼?(三)第8集-信仰是什麼?(四)第9集-天主是誰?(一)第10集-天主是誰?(一)第11集-天主是誰?(三)第12集-天主是誰?(四)第13集-耶穌是誰?(一)第14集-耶穌是誰?(二)第15集-耶穌是誰?(三)第16集-耶穌是誰?(四)第17集-聖神是誰?(一)第18集-聖神是誰?(二)第19集-聖經這本書(一)第20集-聖經這本書(二)第21集-聖經這本書(三)第22集-聖經這本書(四)第23集-天主經(一)第24集-天主經(二)第25集-天主經(三)第26集-天主經(四)第27集-彌撒─感恩祭(一)第28集-彌撒─感恩祭(二)第29集-天主十誡(一)第30集-天主十誡(二)第31集-生命倫理(一)第32集-生命倫理(二)第33集-生命倫理(三)第34集-人是什麼?(一)第35集-人是什麼?(二)第36集-人是什麼?(三)第37集-人是什麼?(四)第38集-罪、原罪(一)第39集-罪、原罪(二)第40集-罪、原罪(三)第41集-罪、原罪(四)第42集-信仰要求改變(一)第43集-信仰要求改變(二)第44集-天主的召叫與人的回應(一)第45集-天主的召叫與人的回應(二)第46集-天主的計畫第47集-奇蹟、奧蹟(一)第48集-奇蹟、奧蹟(二)第49集-奇蹟、奧蹟(三)第50集-死亡的意義(一)第51集-死亡的意義(二)第52集-聖洗聖事第53集-堅振聖事第54集-聖體聖事(一)第55集-聖體聖事(二)第56集-和好聖事(一)第57集-和好聖事(二)第58集-和好聖事(三)第59集-和好聖事(四)第60集-婚姻聖事(一)第61集-婚姻聖事(二)第62集-婚姻聖事(三)婚姻法第63集-傅油聖事第64集-聖秩聖事第65集-宗徒信經(一)第66集-宗徒信經(二)第67集-怎樣祈禱?(一)第68集-怎樣祈禱?(二)第69集-怎樣祈禱?(三)第70集-怎樣祈禱?(四)第71集-聖母(一)第72集-聖母(二)第73集-聖母(三)第74集-如何幫助人?(一)第75集-如何幫助人?(二)第76集-如何幫助人?(三)第77集-痛苦的奧蹟(一)第78集-痛苦的奧蹟(二)第79集-痛苦的奧蹟(三)第80集-信仰團體聚會第81集-至聖、至一、至公的教會(一)第82集-至聖、至一、至公的教會(二)第83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一)第84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二)第85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三)第86集-寬恕(一)第87集-寬恕(二)第88集-寬恕(三)第89集-真福八端(一)第90集-真福八端(二)第91集-真福八端(三)第92集-讚美的力量(一)第93集-讚美的力量(二)第94集-福音傳播第95集-與基督合一(一)第96集-與基督合一(二)第97集-基督的人神兩性(一)第98集-基督的人神兩性(二)第99集-基督徒的生命意義(一)第100集-基督徒的生命意義(二)(完結篇)

「天主教」節目

這是一位美國人Robert Barron主教編的節目,他從歷史方面、藝術方面、社會貢獻方面等介紹天主教。一共有十部影片,有幾部在YouTube上,且有中文字幕。好好欣賞! 天主教 (01/10)第一集 : 既驚且懼-耶穌,人性神性的合一 天主教 (02/10)第二集 : 我等喜樂 耶穌的教誨 天主教 (03/10)第三集 天主臨在 不可言喻的偉大奧跡 天主教 (04/10)第四集 天主之母瑪利亞 我們血氣本性唯一的自豪 天主教 (05/10)第五集 不可或缺的人:伯多祿,保祿,及他們的福傳歷險 天主教 (06/10)第六集 受難與光榮的肉身:基督與教會的奇妙共融 天主教 (07/10)第七集 聖言成為血肉,從天上來的食糧:禮儀與聖體聖事的奧跡 天主教 (08/10)第八集 見證的博大精深:諸聖相通功 天主教 (09/10)第九集 : 祂的愛火祈禱與靈性生命 天主教 (10/10)第十集 : 及世之世 萬民四末

參加彌撒的重要性

1. 就像我們孝敬父母一樣,也該朝拜創造天地萬物的真天主,這是理所當然的,更是正義的要求;而且這也是天主十個誡命(十誡)之一。教會在第一與第三條誡命中更具體地規定:教友有義務參加彌撒。2. 參加彌撒是我們以特殊的方式跟天主見面,世界上沒有比這種方式更光榮、更高超、更神聖的,因為這是耶穌基督自己的犧牲,也是祂的祈禱。世界上沒有比領聖體更具體與榮幸的結合方式。任何基督新教的「做禮拜」跟感恩禮(彌撒)沒得比!3. 你不參加彌撒天主不會缺少甚麼,因為祂甚麼都不缺。參加彌撒是為了幫助你,我們的身體需要營養和運動,而我們的靈魂也需要一種屬靈的營養和運動。4. 對教友來說:如果沒有重大的原因,不參加彌撒其實是個大罪過。「信徒有責任參與法定日子的感恩祭,除非為了重大的理由而不能出席,例如:疾病、照顧嬰兒或是獲得自己本堂牧者的豁免。凡故意未盡這責任者,難免不犯重罪。」(天主教教理2181) 有哪些理由不參加彌撒是合理的? 合理的理由 不合理的理由 生病,身體上不方便或出門會發生危險者 想睡覺、休息 必須照顧家人,無法離開 忙別的、不重要的事 因為要餵養家庭去工作 讀書或考試 因為教堂太遠了或在我履行的地方找不到 不想參與堂區的生活或覺得無聊   參加別的基督宗教教派的「禮拜」 請別忘記:禮拜六晚上的彌撒是主日彌撒,所以參加這臺彌撒的教友算已履行了他們的義務。若你上次沒有恰當的理由而不參加彌撒,你還是要來教堂,就是不能領聖體,天主一定很高興你來了。去辦告解後就可以領聖體。 我們怎麼準備? 外在:如果你要去謁見或正式訪問總統,你一定會穿恰當的衣著(你不會穿迷你裙、短褲、透明裝、低胸領、深V字領、拖鞋等)。 領聖體前一個小時須禁飲食,但可以吃藥、喝水。 內在:要有一顆純潔的心。耶穌是我們心中最寶貴的客人,是真正的貴賓。當你期待一位貴賓的到來,你一定會用心 打掃屋子,而我們的心靈也需要打掃,那就是去辦告解。如果我們犯了大罪,必須先去辦告解,才可以領聖體;如果明知犯了大罪卻去領聖體,那會是個更大的罪; 如果我們沒有犯大罪,建議你每個月至少辦一次和好聖事。 什麼是大罪:一個罪會成為大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大罪是指其對象是嚴重的事情,又是明知故犯的罪。」(教理1857) 「犯大罪也必須出於明知故意。那就是說:第一、要知道那行為是罪,是違犯天主的誡命﹔第二、知道以後,仍自主地做出那行為。 假裝不知和心硬不理會,不但不減輕人的罪,而且更加重了他的責任。」(教理1859) 犯大罪的人必須辦告解(即和好聖事),因為這人的救恩會有危險;如果過世前沒有痛悔,就會下地獄;沒有恰當的理由卻不參加彌撒也算嚴重的事情。 為了多瞭解不參加彌撒的原因是可笑的,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就用不洗澡來跟不參加彌撒做個比較吧! 為什麼不洗澡,可以歸納出11個理由: 1) 我小時候常被父母逼著去洗澡,現在他們再也不能逼我了,因為我有自由了。2) 洗澡的人是假善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比其他的人乾淨。3) 沐浴乳有那麼多種,我不知道該選哪一種?4) 我曾經洗過澡,但現在覺得洗澡無聊就不洗了。5) 我只在特別的節日洗澡,像過年、聖誕節等。6) 我的朋友都不洗澡。7) 等我老了或髒了再洗。8) 我沒有時間洗澡。9)…

嬰孩洗禮

下面的文章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1. 為什麼教會給嬰孩施洗禮呢?這樣的行為是有效的嗎?為什麼聖經記載:「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馬爾谷福音十六章16節),「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 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宗徒大事錄二章38節),「『看,這裡有水; 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斐理伯答說:『你若全心相信,便可以』」(宗徒大事錄八章35~36節)。如此看來先要相信才可以領洗。可是嬰孩還小無法相信。2. 給嬰孩施洗那不是替他做嚴肅的決定?我們不應該等到他(她)可以自由決定嗎? 1. 我們先必須瞭解洗禮是什麼。洗禮不只是一種儀式而是聖事,也就是:「不可見的恩寵可見的標記」。接受聖事時天主的恩寵傾注在人的心中。為了那些能夠接受洗禮的人,因著洗禮得到救贖是必要的。耶穌說道:「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若望福音三章5節)。聖伯多祿在他的書信寫道:「這水所預表的聖洗,如今賴耶穌基督的復活拯救了你們」(伯多祿前書三章21節)。所以洗禮不只是一個象徵的儀式。洗禮更是靈性的重生,受洗時天主的恩寵傾注在我們的靈魂。什麼恩寵呢?消除原罪(人跟天主不合的狀態,缺乏恩寵的狀態,這中狀態由聖經證明:我們「生來就是易怒之子」厄弗所書二章3 節;也可參考羅馬書五章11至14節)、寬恕本人的罪(對於成人)、成為天主父收養的子女,耶穌的弟兄、天主聖神的宮殿,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教會。 但…且慢…若一個人要接受恩寵,他至少應該意識到是怎麼一回事,不是嗎?不一定。解釋如下:物質、精神與靈性的生活不是同一件事,而是生活的不同的層次。靈性生活不是完全依靠精神生活,換句話說:連我睡覺的時候也可以接受天主的恩寵,也就是說:即便我沒有意識到,還是可以領受恩寵(如同嬰孩)。弱智者也有靈魂,也能夠接受恩寵。嬰兒能接受恩寵也有聖經的基礎,關於洗者若翰的誕生,天使預言過:「他還在母胎中就要充滿聖神」(路加福音一章15節),所以若還沒誕生的若翰可以充滿聖神,嬰孩在聖洗中也可以得到恩寵的狀態。恩寵的領域與身體及心理的發展沒有絕對的關係。耶穌說水洗是一種重生(若望福音3章4-5節),我們沒意識到自己的(肉體的)誕生,我們可推論,在某些情況下(嬰兒)我們可能不會意識到我們靈性的重生。 嬰孩洗禮提醒我們聖洗不只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我們永遠無法配得的大恩,我們還沒做什麼(只是吃奶、尿尿、睡覺)天主已經愛了我們,聖化了我們,揀選 了我們,就如耶肋米亞先知一樣:「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選定了你作萬民的先知」(耶肋米亞 一章5節)。耶穌也說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若望福音十五章16節)。 但是在新約裏沒有任何嬰孩領洗的記載…首先,在編寫新約的期間當中,大部分受洗禮的人是成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基督宗教才剛開始。但是我們可從一些暗示中幫助我們看見, 給嬰孩施洗沒有違背聖經。 耶穌本身對嬰孩很溫柔:曾有人「把嬰孩帶到耶穌跟前,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們見了便斥責他們。耶穌卻召喚他們說:『你們讓小孩子們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路加福音十八章15~16節) 聖經裡第一次有宗徒講到聖洗,聖伯多祿也提到子女:「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因為這恩許就是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子女……」(宗徒大事錄二章38~39節) 聖保祿比擬洗禮以及割損禮(哥羅森書二章11~12節),割損禮通常施行在出生第八天的男嬰身上! 有些章節提到全家領過洗,這想必也包括小孩子:「她 [里狄雅] 同她一家領了洗」(宗徒大事錄十六章15節),「他 [獄警] 和他的親人也都領了洗」(宗徒大事錄十六章33節)。聖保祿也回憶:「我還給斯特法納一家付過洗」(格林多前書一章16節)。 這的確是早期基督徒的傳統,知名的神學家奧利振在第三世紀寫道:「按照教會的慣例,連嬰孩都受洗」(肋未紀證道八章3~11節,公元244年)。 但是信仰不是條件嗎? 一個嬰孩既然還沒有信仰!信仰的確是一個要求!我們想要給嬰孩這寶貴的洗禮恩典,只是因為嬰孩無法表明,所以要求的是父母以及基督徒團體的信仰。你覺得奇怪嗎?那就看一下瑪竇福音裡的客納罕婦人的故事,她懇求耶穌治癒她的女兒。「耶穌回答她說:『啊!婦人,妳的信德真大, 就如妳所願望的,給妳成就罷!』從那時刻起,她的女兒就痊癒了」(瑪竇福音十五章28節)。所以從此可見一個人的信仰可以治癒另外一個人。同樣,家長的信仰能夠治好接受洗禮的孩子。 當然我們想要的不僅是給小孩子受洗,我們更要給他基督徒的教育和生活榜樣。我們努力,以便他/她以後的歲月感激及活出他曾經接受過多麼大的恩惠。聖洗如同一個極大、美好及奇異的禮物,在生活中逐漸慢慢地被打開來。這需要許多年,甚至於幾十年來瞭解它的深度。所以我們越早開始越好。 2. 給嬰孩施洗那不是替他做嚴肅的決定?我們不應該等到他(她)可以自由決定嗎?嗯, 感覺上是的, 但是我們適乎先在許多方面替小孩子做決定,直到我們看他(她) 巳成熟適合自己決定。 那麼我們為什麼為他的教育先做決定,不應該等待他自己決定嗎?(這不合理的!晚一點上學太晚了!這樣會錯過機會受好的教育;基督宗教也是如此)。 為何我們會決定小孩子該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他應有幾位兄弟姐妹、他住哪裏、他擁有什麼東西、他(不)可去哪些地方,他(不)可做什麼,他跟哪 些朋友不應該交往等等。你身為父母不覺得你有一點過分嗎?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孩子不夠成熟決定很多事,我們必須引導他們什麼是好的及對的。因為我們 相信,即使孩子不懂、即使孩子要吃點苦,我們為孩子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好處。你想要把最好的都給你的小孩。因此,在靈修領域內聖洗才是為你小孩最好 的。聖洗與基督徒教養才有屬神的價值! 對那些主張「應該由小孩子自己決定」的人,通常會出現這兩個問題:1. 他們不相信或不曉得聖洗是什麼(也許是相對主義者或沒有宗教的強烈意識去實踐基督徒生活)2. 他們對自由、教育以及孩童心理學有錯誤的概念。我講一下第二個問題:3.…

和好聖事的小幫手

目錄 1. 了解和好聖事 1.1 靈修基礎 1.2 什麼是罪 1.3 面對罪過 1.4 魔鬼的詭計 1.5 大罪小罪 1.6 上等痛悔 1.7 和好聖事的效果 1.8 最近沒有告解,可以領聖體嗎? 1.9 做好準備 1.10 辦和好聖事的開頭 1.11 告明罪過 1.12 什麼時候神父可以拒絕給赦罪? 1.13 補贖及賠補 1.14 為什麼必須透過神父與天主和好?不能直接嗎? 1.15 我幾年以來沒有什麼改善,都是犯同樣的罪,這樣辦告解有意義嗎? 1.16 划到深處去 1.17 怎麼保持貞潔的建議(可運用在其他領域的罪) 2. 辦和好聖事的程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