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倫理道德

沈神父慕道班(100集)

第1集-天主教簡介(一)第2集-天主教簡介(二)第3集-天主教簡介(三)第4集-天主教簡介(四)第5集-信仰是什麼?(一)第6集-信仰是什麼?(二)第7集-信仰是什麼?(三)第8集-信仰是什麼?(四)第9集-天主是誰?(一)第10集-天主是誰?(一)第11集-天主是誰?(三)第12集-天主是誰?(四)第13集-耶穌是誰?(一)第14集-耶穌是誰?(二)第15集-耶穌是誰?(三)第16集-耶穌是誰?(四)第17集-聖神是誰?(一)第18集-聖神是誰?(二)第19集-聖經這本書(一)第20集-聖經這本書(二)第21集-聖經這本書(三)第22集-聖經這本書(四)第23集-天主經(一)第24集-天主經(二)第25集-天主經(三)第26集-天主經(四)第27集-彌撒─感恩祭(一)第28集-彌撒─感恩祭(二)第29集-天主十誡(一)第30集-天主十誡(二)第31集-生命倫理(一)第32集-生命倫理(二)第33集-生命倫理(三)第34集-人是什麼?(一)第35集-人是什麼?(二)第36集-人是什麼?(三)第37集-人是什麼?(四)第38集-罪、原罪(一)第39集-罪、原罪(二)第40集-罪、原罪(三)第41集-罪、原罪(四)第42集-信仰要求改變(一)第43集-信仰要求改變(二)第44集-天主的召叫與人的回應(一)第45集-天主的召叫與人的回應(二)第46集-天主的計畫第47集-奇蹟、奧蹟(一)第48集-奇蹟、奧蹟(二)第49集-奇蹟、奧蹟(三)第50集-死亡的意義(一)第51集-死亡的意義(二)第52集-聖洗聖事第53集-堅振聖事第54集-聖體聖事(一)第55集-聖體聖事(二)第56集-和好聖事(一)第57集-和好聖事(二)第58集-和好聖事(三)第59集-和好聖事(四)第60集-婚姻聖事(一)第61集-婚姻聖事(二)第62集-婚姻聖事(三)婚姻法第63集-傅油聖事第64集-聖秩聖事第65集-宗徒信經(一)第66集-宗徒信經(二)第67集-怎樣祈禱?(一)第68集-怎樣祈禱?(二)第69集-怎樣祈禱?(三)第70集-怎樣祈禱?(四)第71集-聖母(一)第72集-聖母(二)第73集-聖母(三)第74集-如何幫助人?(一)第75集-如何幫助人?(二)第76集-如何幫助人?(三)第77集-痛苦的奧蹟(一)第78集-痛苦的奧蹟(二)第79集-痛苦的奧蹟(三)第80集-信仰團體聚會第81集-至聖、至一、至公的教會(一)第82集-至聖、至一、至公的教會(二)第83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一)第84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二)第85集-人如何面對憂慮?(三)第86集-寬恕(一)第87集-寬恕(二)第88集-寬恕(三)第89集-真福八端(一)第90集-真福八端(二)第91集-真福八端(三)第92集-讚美的力量(一)第93集-讚美的力量(二)第94集-福音傳播第95集-與基督合一(一)第96集-與基督合一(二)第97集-基督的人神兩性(一)第98集-基督的人神兩性(二)第99集-基督徒的生命意義(一)第100集-基督徒的生命意義(二)(完結篇)

身體神學

身體神學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79-84年之間,一些列的教導。這教導有哲學和神學的深度,不一定很容易懂,但有一些專家把這系列的教導比較「民眾化」,讓更多的人能理解。身體神學是教會對1960年代開啟的性解放運動的答复。只有我們的創造者天主才能解釋我們身體的意義和用意,祂創造我們為靈肉的結合並非偶然或無意義。祂對我們的身體和整個人生有美好的計劃。 有關身體神學,華人界目前還沒有太多的資料,不過逐漸在進步中。書籍包括:《身體神學入門:簡述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的性革命》《男和女-天主的傑作:身體神學》《來自伊甸園的《男人和女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身體神學導讀》 YouTube上的演講包括:身體神學(造男造女篇) 1 –Christopher West身體神學(造男造女篇) 2 –Christopher West身體神學(造男造女篇) 3 –Christopher West身體神學(造男造女篇) 4 –Christopher West2022/03/05 你的身體呢?《身體神學》導讀~~探索天主所創造的身體(上)︱符文玲 老師2022/03/05 你的身體呢?《身體神學》導讀~~探索天主所創造的身體(中)︱符文玲 老師2022/03/05 你的身體呢?《身體神學》導讀~~探索天主所創造的身體(下)︱符文玲 老師

和好聖事的小幫手

目錄 1. 了解和好聖事 1.1 靈修基礎 1.2 什麼是罪 1.3 面對罪過 1.4 魔鬼的詭計 1.5 大罪小罪 1.6 上等痛悔 1.7 和好聖事的效果 1.8 最近沒有告解,可以領聖體嗎? 1.9 做好準備 1.10 辦和好聖事的開頭 1.11 告明罪過 1.12 什麼時候神父可以拒絕給赦罪? 1.13 補贖及賠補 1.14 為什麼必須透過神父與天主和好?不能直接嗎? 1.15 我幾年以來沒有什麼改善,都是犯同樣的罪,這樣辦告解有意義嗎? 1.16 划到深處去 1.17 怎麼保持貞潔的建議(可運用在其他領域的罪) 2. 辦和好聖事的程序 3.…

天主教的性教育

首先,最重要的不是問:你保守還是開放?而是問真的還是假的,那才是重點;關於每個問題都要追求真理,而不是我喜歡還是不喜歡。 性方面的事情之意義 社會對性行為的概念越來越錯誤以及不尊重 首先必須主張,既然天主創造了人類,祂就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祂給我們說明書(天主十戒及教會的教義)好幫助我們過最豐富的生活 若你買電子產品,你應該先讀說明書,若你的產品,因處理不當而壞掉,公司不會換貨,也不會退錢,損失極大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不遵守天主(我們的製造者)的規矩,你不能期待什麼損失都沒有 我們先看天主美麗的計劃 創世紀一,26-28: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牲畜、各種野獸、在地上爬行的各種爬蟲。」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 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 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 創世紀二,18-25: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和天空中的各種飛鳥,都引到人面 前,看他怎樣起名;凡人給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人遂給各種畜牲、天空中的各種飛鳥和各種野獸起了名字;但他沒有找著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 上主天主遂使人熟睡,當他睡著了,就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肉補滿原處。然後上主天主用那由人取來的肋骨,形成了一個女人,引她到人前,遂說:『這才真 是我的親骨肉,她應稱為「女人,」因為是由男人取出的。』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當時,男女二人都赤身露體,並不害 羞。」 人需要另外一個人的陪伴,這是生活的必要;人怕被孤立,怕孤單 男女性平等,有同樣的尊嚴,不過有不同的角色、個性、特色 赤身露體是指什麼?(天真,不害羞,自然的來往,沒有恐懼,亞當看到厄娃,看到她那個人,不只是看她身體的一部分) 美麗的計劃被損壞 人吃了禁果後,第一件發現的事是什麼?「於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創三7) 突然赤身露體是一個障礙,無法相信對方,我怕別人的眼光,怕別人會虐待我,我必須隱藏我的真相才可以跟別人來往;跟天主的計劃相反 基本概念 社會主張:性事就是運動、休閒活動、無法控制的行為等等 性是好的,是天主所創造的,性的意義建立在愛,相親相愛,這可以包括性行為,不過不一定 性行為是夫妻之間身體方面最高級的愛情表達;但是它必須有靈修基礎,要不然是空虛的、虛僞的 社會其實對性事有個內在的矛盾;每個人若他的夥伴有外遇,就會生氣,求離婚。為什麼?性事不只是運動嗎?休閒活動嗎?為什麼我不能選我要跟誰一起運動呢? 誰都深知性事跟愛應該有關係,的確是這樣! 教會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 你在教堂說的,在你的臥房復興;性愛是重新發誓,夫妻盟約的復興或續約;這盟約還不存在(沒有公開的結婚),那麼男女沒什麼可以復興!幾個甜言蜜語不夠,需要一個正式以及公開的儀式,才比較能夠保證穩定性; 性行為是愛的表達,它自然的領域是家庭:一對夫妻 性行為是很重要的,不過不是婚姻的基礎,基礎是夫妻彼此的愛,性行為是一種愛的表達; 夫妻老了以後可能無法進行性事,可是這不是說他們的關係結束了或縮小了 我們蓋房子的時候,也不是從屋頂開始,而是從基礎開始,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彼此認識、瞭解、接納是基礎,性愛是屋頂 做性行為前必須結婚,因為婚禮成立夫妻彼此的靈修關係,在這關係上可以建立身體的親近,若先有身體的親近,靈修的親近不會發生,對男生來說,性行為常常是愛情的結尾 兩個未婚夫妻需要天主的降幅,才能負起家庭的責任 婚禮因為是公開的事,有助於婚姻的穩定與責任感(誰敢公開的說謊) 婚前性行為可以變成一個誘惑,而且會矇住他們的眼睛,發現他們並不認識對方,他們婚前發展身體的親近,而不是趁著機會多認識彼此,瞭解彼此,婚前性行為使我們對對方的看法變得模糊 不少涉及婚前性行為的人,結婚後要離婚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對方不適合,也沒懂愛是個決定而不是個感覺 婚前懷孕沒有任何保證,孩子會在一個穩定而充滿愛的家庭出生…

同性戀與天主教

用「谷歌Chrome瀏覽器」、「蘋果公司更新的iOS」、Firefox火狐比較確定能夠看到字幕。請別忘記開中文字幕(下面右邊,按「CC」的圖標選「中文繁體」)。

反駁道德相對主義

引言Peter Maurin與Dorothy Day給善良社會的定義,就是能幫助你容易行善的社會。相對的,自由社會就是能幫助你容易過自由生活的社會。做一個自主的人以及過自由的生活便是過靈性的 生活,因為僅有靈是自由的,物質則不是。過靈性的生活便是過道德的生活。兩個將物質與靈性區分的屬性是理性與意志,也就是有知識與道德選擇的能力,這是真 理以及良善的概念。現今過道德生活最極端的威脅便是道德原則的喪失。 相對主義是現代最主要的議題 道德實踐對墮落的人性總是艱難的,但無論道德實踐的大海多麼狂風暴雨,至少仍有一座道德原則的燈塔。不過今日大部分的陶冶心靈者,在正規教育也好, 非正規教育——也就是媒體——也好,這燈光熄滅了。道德是感覺的迷霧。所以切斯特頓說:「對那失去道德原則的人,道德總是複雜得令人懼怕。」原則是道德的 絕對,也就是在浮動的感覺與實踐的波浪下不變的磐石。道德相對主義是個否認道德絕對的哲學思想。這思維對我而言是主要的嫌疑犯,第一號公敵。這個哲學熄滅 了我們良師益友心中的燈,若不傾覆,最後會熄滅整個文明社會的燈。因此我不但想要提出反對道德相對主義強而有力的例證,並且要反駁它,揭露它,將它赤裸裸 地公諸於世,羞辱它,令它羞恥,就如德克薩斯州——美國以南的好鄰國——的俗話說:給它應有的衝擊力。 這議題有多麼重要呢?反正這僅是哲學,哲學僅是概念。但是概念帶來結果,有時這後果就如納粹大屠殺或廣島事件那麼龐大,有時更為強大。哲學不但是思想,且是:播種思想,收割行為;播種行為,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個性;播種個性,收割命運。這是個人以及社會的現象。 這議題有多麼重要呢?道德相對主義是現代最重要的議題,因為歷史上沒有任何不反駁道德相對主義的社會能生存下去。從來沒有一個相對主義者的社會。於是,我們的社會將選擇三件事如下:推翻歷史上最穩固的原則(絕對主義),或悔改其相對主義而生存,或堅持其相對主義而滅亡。 這議題有多麼重要呢?C·S·路易斯在《主觀主義的毒液》一書中寫到:相對主義「肯定會滅絕人類且將我們的靈魂打入地獄。」請記得牛津學者不至於誇 大,他為什麼說「將我們的靈魂打入地獄」呢?因為C·S·路易斯是基督徒,而他不反對他的主基督以及猶太教傳統先知之基本教導,就是救恩的條件是悔改,並 且悔改意味著有客觀、真實的道德法則。道德相對主義消除這法則,因此輕忽悔改的重要性,於是威脅救恩。 概念有帶來結果 他為什麼說會「滅絕人類」而不僅是西方的文明呢?因為整個人類愈來愈西化與相對化。很諷刺:美國——即現代世界是主要相對主義的來源——也是世界上 最有宗教性的國家。這極為諷刺,因為宗教之於相對主義如同民進黨之於國民黨。在美國,最強烈反對相對主義是來自教會。更諷刺的是,根據最近的民意調查,天 主教徒在信仰與行為上跟非天主教徒一樣是相對主義。62%的基督教福音派說他們不相信任何不變、絕對的真理,美國的猶太人比非猶太人更加世俗及相對。僅有 正統的猶太教徒、東正教徒及基本教義派者看起來反對這文化,不是透過改變,而是逃避它。這也包括大部分的穆斯林,除了讓社會恫嚇的少數恐怖分子團體之外。 當在1992年Pat Buchanan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文化戰爭中,媒體都譏笑、諷刺及咆哮他,今日我們都知道他說得對,而且文化戰爭的重點便是這議題。 我們必須先給我們的概念定義。道德相對主義包含三個主張:一、首先道德可以改變,二、道德是主觀的,三、道德是個人的。也就是說:一、時間的改變是 相對的,你不能調回時鐘,二、我們主觀所想所感覺到的是相對的,沒有任何善或惡,只有想法為之;三、個人是相對的,因人而異。道德絕對主義主張有不變、客 觀、普遍的道德原則。 我們應當首先考查道德相對主義的論點及反駁它們,以便為反駁相對主義開路。我們先反駁聲援相對主義的論點,再反駁相對主義本身。 1. 聲援相對主義的論點:心理學上的第一個論點來自心理學,事實上,道德相對主義的來源來自主觀的個人心理學動機,較來自客觀邏輯的論點為強大。於是我們應當問,偏向於相對主義最重要的動機 是什麼?因為我們最深處的渴望就是幸福,並且恐懼相對於渴望,因此應該是恐懼道德絕對主義會藉著罪惡感讓我們不快樂。因而我們將道德絕對主義稱為沒有愛心 或缺乏同情心的概念。轉換成一個論點如下:好的道德有好的結果,不好的到道德有不好的結果。不幸福及罪惡感是不好的結果,且幸福及自信的感受是好的結果。 道德絕對主義導致罪惡感及不幸福的壞感覺,道德相對主義則產生自信及幸福的好感覺。因此道德絕對主義是惡的,道德相對主義是善的。 道德原則將幸福最大化 這論點的解答是,第一、道德原則存在不是因為要減少我們的幸福,而是要增加人類的幸福,所以絕對主義是最有愛心及富於同情心的,就如標誌或路線圖。 若你吃有毒的東西或開車時從懸崖上掉下來,你不會開心。那麼罪惡感呢?消除「道德絕對」概念,的確會消滅你的罪惡感,這罪惡感在短期內顯然讓你不快樂,但 是罪惡感正如疼痛,可能是必要的,以免最終遇到更大的不幸,倘若是現實的,也就是符合實際,而不是病理的。那麼問題是現實包含客觀道德原則嗎?若不包含, 那麼罪惡感就如偏執狂那樣無意義。但若包含,那麼就如疼痛一樣合理,因為要預防傷害。罪惡感是靈魂的警告,就像疼痛是身體的警告。 相對主義者的論點迴避了問題(把假設當作前提),因為假定「感覺」是判斷道德的標準。傳統道德卻主張相反的:「道德」是判斷感覺的標準。最後若以自 我感覺良好的論點是對的,那麼邏輯推論強姦犯、食人者、恐怖分子或暴君感覺到自信,而不是有罪惡感,他們便是更好的人,換言之希特勒的問題是缺乏自信。有 些概念不必反駁,除非你在念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