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信仰與理性

天主教的聖人像與民間信仰神像差別

某些人接觸天主教或進入天主教的教堂,會感到驚訝。他們以為所有的基督徒都沒有任何雕像,為何天主教的基督徒有?那不是偶像崇拜嗎?這跟道教或民間信仰哪裡不一樣?很多基督教的朋友們也會很困惑,這不是聖經禁止的嗎? 對聖人的敬禮 我們要先解釋誰是聖人。天主教對聖人的觀點不同於民間信仰。聖人是受造物,就如我們一樣,他們是天主的朋友。沒有造物主,他們什麼都不算,也不存在。他們的重要性僅在於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抵達天主,反映祂的光榮,因為他們是祂的僕人。他們可以以祈禱幫助我們,以及做我們生活的榜樣,如何愛天主及跟隨耶穌基督。 天主教會很清楚地區分朝拜(或敬拜)及敬禮(尊敬)。朝拜的對象只是天主,因為只有祂是我們的造物主,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祂賜給我們。敬禮(尊敬)的對象是受造物。敬禮是次要的,但也是需要,甚至天主命令的:「孝敬你的父親和母親──這是附有恩許的第一條誡命──為使你得到幸福,並在地上延年益壽。」(厄弗所書 6:2-3)。瑪利亞,耶穌的母親充滿聖神時預言:「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路加福音1:48)。在聖經裡有很多章節告訴我們尊敬一些人,或讚美別人,請參考文章後的附錄。 耶穌給忠實的人榮譽的位置。當我們讚美(並非朝拜)聖人,我們讚美天主本人,因為是祂的仁慈和恩寵帶領他們走向這光榮的終結。就如當有人誇讚你的畫像,你會感到愉快,天使及聖人是天主美麗的畫像,祂恩寵的結果。托彼特讚美天主之後,加上去:「眾聖天使也是可頌的!」(多俾亞傳11:14),因此這兩個並非衝突,而可以相輔相成。 在聖經裡我們有其他的章節在顯示人們尊敬和敬禮天使的舉動(若蘇厄5:14,達尼爾8:17,多俾亞傳12:16)。瑪竇福音18:10提到,天使在天堂一直見天主的面。我們敬禮天使因為他們有很高的尊嚴,他們完全生活在天主內,為了祂而活。 聖經也教導我們,我們以自己的生活,可以變成別的信徒的榜樣(得撒洛尼人前書1:5-8),聖經激勵我們紀念我們的領袖及效法他們的信德與生活(希伯來書13:7)。這也是聖人們所扮演的角色。 向聖人祈禱 最大的誤解在於,有人以為祈禱等於朝拜,所以我向這聖人祈禱等於朝拜他。但這是很大的誤解。祈禱不一定是朝拜,可以區分。朝拜在於想要把屬於造物主天主的榮耀歸給祂(給祂至高的榮耀)。向聖人祈禱意味著請他的代禱,並讚美天主在他/她身上所賜下的祝福。 在舊約時代,最多看到的是向天使請求(民長紀13:11-12),沒有對聖人的敬禮,因為那時只有天使在天堂。猶太人的宗教性藝術品都是天使的畫像或雕像。一些歷史研究也指出,猶太人向天使祈禱。 這符合救恩史,因為在耶穌基督死亡及復活之前,沒有人在天堂,所有的義人都等待耶穌所帶來的救贖。耶穌的死亡後,瑪竇福音27:52記載:「墳墓自開,許多長眠的聖者的身體復活了。」那些等待耶穌的救贖就可以進入天堂。既然是如此,新約的人就可以妥當地敬禮聖人,因為他們已經抵達天堂,很靠近天主並更能為我們代禱。 就如我們能請求某個人為我們祈禱(代禱),我們可以請求聖人為我們祈禱,因為感謝主耶穌,死亡並非阻礙,不能讓我們與基督的愛相隔絕(羅馬書8:35-39)。耶穌戰勝了死亡,因此所有生活在祂內的是一體(無論在世或在天堂)。聖保祿鼓勵我們:「請求你們,以你們為我在天主前的祈禱,與我一起奮鬥」(羅馬書15:30)。 聖人聽到我們嗎? 聖人們知道我們的祈禱。路加福音9:31耶穌顯聖容時,提示梅瑟和厄里亞知道世上的事;路加福音16:19-30富家人為他的兄弟代禱;瑪加伯下15:12-14先知耶肋米亞為猶太人祈禱;撒慕爾紀上28:19也意味著過世的先知撒慕爾知道所發生的事,也知道未來。希伯來書的作者寫:「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着我們」(12:1)。天使及聖人們把世人的祈禱呈現給天主,多俾亞傳12:12天使將托彼特和撒辣的祈禱呈獻給天主。匝加利亞1:12天使為耶路撒冷祈禱。默示錄給我們更活生生的描述:「又來了另一位天使,持着金香爐,站在祭壇旁;給了他許多乳香,為同眾聖徒的祈禱,一起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乳香的煙與聖徒的祈禱,遂由那位天使的手中,升到天主面前。」(默示錄8:3-4,類似的在5:8)當達味王在聖詠148篇說:「祂的諸位天使,請讚美他,祂的一切軍旅,請讚美他!」達味也不是白白說那話。 「在天主與人之間的中保也只有一個,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穌」(弟茂德前書2:5)這句話並不否認聖人們的轉求,就如我請你為我祈禱不違背以上的話,因為最後,一切都是經過主基督。主耶穌喜歡分享祂的聖德及很多其他的屬性和角色,舉例:審判,耶穌才是最高的審判者,但這跟祂分享祂的審判權毫無衝突(參瑪竇福音19:28,路加福音22:30)。有很多章節在描述天主才是聖的(默示錄15:4),但同時我們看到聖保祿叫基督徒「聖者」(宗徒大事錄9:13,26:10;羅馬書1:7,12:13,格林多後書1:1,13:13)。難道這些都是反對或抵觸天主的神聖嗎?不是,這些都只是在表示,那些靠近天主的人,自然而然分享祂的神聖性。代禱也是如此,越靠近越能轉禱(代禱),因為人被召叫參與耶穌基督的角色。 雕像/畫像 「不可為你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因為我,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凡惱恨我的,我要追討他們的罪,從父親直到兒子,甚至三代四代的子孫。」(出谷紀20:4-5)。我們先排除對以上章節的最極端解釋:任何畫面都是禁止的,無論是畫像、照片、影片等。主張這解釋的人應該要做到底:消滅所有的照片。甚至於某些文字,如漢字,也包含一些畫像(如:「馬」或「龜」是象形圖)。是不是人們不應該學這種語言,或聖經不應該翻成漢字,這「偶像般」的文字?當然不是。 在舊約時代(耶穌來之前),猶太人使用雕像有限,因為以色列人民的信仰還在形成中,不想要混雜其他的外邦因素,同時因為周遭的環境,偶像崇拜的誘惑很大。那時天主正在塑造其子民的一神論信仰。天主正在教導祂的子民天主超越性(祂超過時間和空間),祂並不只是一條河流的神或一個家族的神,甚至也不只是聖殿的神而已,祂超越萬物,是宇宙的主宰,祂是純粹精神體,因此無法有恰當的畫像來描繪祂。連祂所啟示的名字都很特別,雅威「我是自有者。」(出谷紀3:14)。 但這不代表一神論的猶太人完全沒有任何的畫像或雕像。某些基督教的朋友可能會很驚訝,猶太人的聖殿看起來這樣: 天主命令梅瑟製作兩尊革魯賓(天使雕像),並把它們放在約櫃上方(出谷紀25:18ff),這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這是在至聖所隱藏的事物。只有大司祭一年一次才能進入至聖所。 天主的聖殿有很多畫像及一些雕像。編年紀上6-7章,天主聖殿的畫像也是允許的(厄則克耳41:18-20)。猶太人的家族有他們的旗子和標誌(戶籍紀2:2)。列王紀上10:19提到獅子金像,是撒羅滿王寶座前的雕像。因此很清楚,雕像本身不是禁止的,而是敬拜雕像才是禁止的。 曠野裡漂泊的希伯來人也有另外一個故事。當他們反抗天主,天主允許毒蛇咬他們,接著梅瑟按照天主的吩咐製作銅蛇像。「梅瑟遂做了一條銅蛇,懸在木竿上;那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戶籍紀21:9)天主不是自我矛盾,祂不能命令我們做內在倫理惡,因此製作雕像是允許的。 舊約時代,天主禁止祂的畫像,「你們應極其謹慎:因為上主你們的天主,在曷勒布由火中對你們說話的那天,你們既然沒有見到什麼形狀,那麼,你們切不要墮落,為自己製造任何形狀的神像…」(申命紀4:15-16)。但天主在基督內降生成人(取了可見的形象)。天主在基督內給我們祂完美的像:「他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哥羅森1:15)。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嚴格禁令製作雕像或畫像(就如很多舊約的禮儀規定)結束了。當然,仍然不能製作雕像為了朝拜它們,因為這是道德的法律,對基督徒一樣有約束力。只是我們不需要遵守舊約的禮儀或潔食法。 天主教徒(和正教徒orthodox)區分敬禮(以受造物為對象)及朝拜(僅以天主為對象)。當我們使用畫像或雕像做一些敬禮,我們不是敬禮那塊畫布或那塊木頭,而是它們所象徵的——也就是聖人或天使。公元787年的第七屆大公會議(第二次尼西亞會議)在第七場會議宣布:「就如神聖及帶來生命的十字聖架到處設立為標記,其他聖像:耶穌基督,童貞瑪利亞,聖天使以及其他聖人及虔誠的人,也該使用在神聖的器皿上、掛毯、服裝,也能展示在教堂的牆壁上,在家裡,及所有明顯的地方,在路邊及任何地方,為了給大家敬禮它們。因為越默觀它們,越驅動我們對原型(聖人)的熱烈記憶。因此,對它們有合理的敬禮,但不是朝拜,因為以我們的信仰,朝拜僅屬於神聖的存在本身(天主)。因為對這些像的敬禮,傳遞到其原型,誰敬禮畫像,就是在敬禮畫像內所代表的事實。」 就如你可能會親吻你所懷念的人的照片,你不是在尊敬那張紙,而是那個人。這象徵的意義是人人都能懂的。 在基督徒為主的國家,雖然保留了一些非基督宗教的雕像(甚至一些神像),沒有人去朝拜它們。他們就變成了藝術品或歷史的遺物。 另外,在基督宗教的歷史中,畫像有教育性的價值。貧窮的、不識字的人們可以從畫像學到有關耶穌、聖人、美德、十誡、聖事、聖經故事等。這些畫像都是在教堂的牆壁上給大家欣賞、振奮精神和學習。這些畫像也有很大的藝術價值。 某些人會質問:那你認為民間信仰的寺廟的神像哪裡不對?還不就是一樣嗎?天主教徒只不過以自己的聖人取代東方的聖賢。 這裡我們要區分事實,不能只是看外表。我們以四個論點來證明天主教的聖像和民間信仰的神像不同:1)它們代表誰/什麼?2)他們跟天主的關係是什麼?他們死後在哪裡?3)神學上的巨大差別,4)像的意義、目的和用法不同。 1)某些(不是所有)民間信仰的神像代表一些從來沒有存在過的受造物(龍)或人(玉皇大帝)。某些神像甚至可能是撒殫/魔鬼的象徵。天主教的聖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天主的僕人。 2)他們在哪裡?某些民間信仰的神像所代表的人物存在過(媽祖)但我們不知道他們死了之後在哪裡——他們在地獄還是天堂?他們為自己所犯的罪悔改了嗎?他們按照自己的知識試著做造物主的朋友嗎?我們不否認,他們當中一些人可能在天堂,但不確定。有關天主教的聖人,我們知道他們一定都在天堂,因為他們的敬禮很早被教會當局接受,或經過嚴謹的封聖過程(包括要求科學無法解釋的醫治奇蹟)。 3)一般來說,民間信仰的神明當中,不清楚哪一位是造物主?其他「神」跟造物主的關係是什麼?因為根據哲學及邏輯的推理,只能有一個造物主,祂超越時空,並一切來自祂,不能有兩個造物主。因此其他都應該是受造物也因此是造物主的僕人。但這種關係在民間信仰幾乎不存在,也沒有一致的解釋。根據基督信仰,只有一個造物主,應僅朝拜祂而已,其他的受造物都是祂的僕人。 4)民間信仰不區分敬禮和朝拜,因為比較缺乏很清楚造物主和受造物的概念,因此都採取「拜」的行動。至於拜表示什麼,要怎麼拜,拜多少還是哪些神明就沒有一致的概念和做法(甚至常常只是看自己的利益,「靈不靈」而已),缺少對造物主的正確朝拜。天主教的聖像是為了敬禮,並非朝拜,天主教徒仍然給造物主該有的朝拜。 比較表格   民間信仰 天主教/正教會 代表誰/什麼 某些像代表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但某些並不是,甚至某些可能代表撒殫/魔鬼…

沈神父慕道班(100集)

第1集-天主教簡介(一) 第2集-天主教簡介(二) 第3集-天主教簡介(三) 第4集-天主教簡介(四) 第5集-信仰是什麼?(一) 第6集-信仰是什麼?(二) 第7集-信仰是什麼?(三) 第8集-信仰是什麼?(四) 第9集-天主是誰?(一) 第10集-天主是誰?(一) 第11集-天主是誰?(三) 第12集-天主是誰?(四) 第13集-耶穌是誰?(一) 第14集-耶穌是誰?(二) 第15集-耶穌是誰?(三) 第16集-耶穌是誰?(四) 第17集-聖神是誰?(一) 第18集-聖神是誰?(二) 第19集-聖經這本書(一) 第20集-聖經這本書(二) 第21集-聖經這本書(三) 第22集-聖經這本書(四) 第23集-天主經(一) 第24集-天主經(二) 第25集-天主經(三) 第26集-天主經(四) 第27集-彌撒─感恩祭(一) 第28集-彌撒─感恩祭(二) 第29集-天主十誡(一) 第30集-天主十誡(二) 第31集-生命倫理(一) 第32集-生命倫理(二) 第33集-生命倫理(三) 第34集-人是什麼?(一) 第35集-人是什麼?(二) 第36集-人是什麼?(三) 第37集-人是什麼?(四) 第38集-罪、原罪(一) 第39集-罪、原罪(二) 第40集-罪、原罪(三)…

科學與信仰

天主教真理電台的節目之一,是韓大輝神父(現在已擔任主教,在羅馬教廷服務)帶領我們了解,在科學的時代為何還要相信天主。 所有真理電台的音頻節目可以下載,只要按右鍵在播放器,便可以下載。

「天主教」節目

這是一位美國人Robert Barron主教編的節目,他從歷史方面、藝術方面、社會貢獻方面等介紹天主教。一共有十部影片,有幾部在YouTube上,且有中文字幕。好好欣賞! 天主教 (01/10)第一集 : 既驚且懼-耶穌,人性神性的合一 天主教 (02/10)第二集 : 我等喜樂 耶穌的教誨 天主教 (03/10)第三集 天主臨在 不可言喻的偉大奧跡 天主教 (04/10)第四集 天主之母瑪利亞 我們血氣本性唯一的自豪 天主教 (05/10)第五集 不可或缺的人:伯多祿,保祿,及他們的福傳歷險 天主教 (06/10)第六集 受難與光榮的肉身:基督與教會的奇妙共融 天主教 (07/10)第七集 聖言成為血肉,從天上來的食糧:禮儀與聖體聖事的奧跡 天主教 (08/10)第八集 見證的博大精深:諸聖相通功 天主教 (09/10)第九集 : 祂的愛火祈禱與靈性生命 天主教 (10/10)第十集 : 及世之世 萬民四末

天主教信仰與中華文化

在此給讀者提供一些節目,來解釋天主教信仰與中華文化的關係與交叉,試著在偉大中華文化找到真理的因素。 「生命恩泉」- 周景勳神父談:中國文化和基督信仰的融合 天主教真理電台的節目 東西經典對著看 中國經典之美 雷鳴遠神父——熱愛中華文化的外籍神父 教義函授:第4集-中國人的宗教觀(2-1)中國人心中的天公 教義函授:第5集-中國人的宗教觀(2-2)來自亞洲的福音 教義函授:第6集-基督與中國 (3-1) 教義函授:第7集-基督與中國 (3-2) 教義函授:第8集-基督與中國 (3-3) 教義函授:第9集-基督與中國 (3-4)

為什麼要信?(信仰與理性)

信仰違反理性(?)Sam Harris用這刺激的話:「那麼,雖然有信仰的人平常並不是瘋狂,但是他們的核心信仰就是。這並不讓人驚訝,因為大部分的宗教僅把古代的無知及紊亂奉為 神聖,且把它們一代藉著一代傳下來,宛如是始基的真理。」(信仰的終止 The End of Faith, 72)。但是認為:「我不需要信仰!」最後還是信仰的表示。若理性是所有思想的原則,那麼懷疑論者能不能以理性證明,理性是可以解釋所有的一切?說:「我 只相信那些可以用邏輯推論的」迴避問題:「你怎麼知道你可以相信你的理性及邏輯呢?你不是把你的信仰放在理性身上嗎?」於此無神論要求信仰,要相信人性的 完善(選哪種人性?),科學的全知性,社會主義的平等,穩定地確保政治、科技以及社會發展。但是理性的觀察顯示,這種哲學及思想系統的「真理」不足、不完 整。他們不能滿意地解答生命、現實和存在的大問題。相信科學是個好例子。天主教會承認科學,即藉著實驗及觀察來研究外在現實,是真理的來源。但是這並不是 相信科學可以解答人類所有問題。這種個信仰——一般稱為科學主義——不能自我證明,反而基於在不穩定唯物主義的臆斷上。這是哲學的信仰,而不是經過證實的 科學研究。比如說,Harris寫道:「沒有理由懷疑,進化的發展帶來了我們可以自我維持感性與靈性。這都是隨著科技、政治及文化演化出來的。的確若我們 有未來的話,這些都一定必須演化出來。」(The End of Faith, 40)。如果這不是一個明顯的獨斷信仰,什麼才是? 簡單來說,教會認為理性是有限的,但不反對理性。真正的信仰不是反理性的,卻是超理性的。思想錄(Pensées)的作者——布萊茲·帕斯卡—— (他的理性天才難以否認)的話:「信仰的確告訴我們那官能所不能告訴我們的,然而不是跟我們官能相反的。它在官能之上,卻不違反官能」(思想錄 Pensées, 68)所以信仰不與物質世界的事實相衝突,但是超越它。 信仰是給那些不能處理生活問題的人所用的柺杖有一次我為一位很可愛的猶太女士工作。她的先生自認為是無神論者。她有一次挫折地告訴我,她的先生常常告訴她,信天主簡直是個「柺杖」。這根本不是論點, 這只是「我寧願相信自己,也不要相信天主」的另外一種說法。但自信還是有限,不能救我們免於死亡、受苦、疾病、悲劇、心痛、憂鬱以及困難。每個人都有「柺 杖」即是在最黑暗的時刻中度過的辦法。其中包括權力、金錢、毒品、性、名聲及奉承。這些就理性來說都是有限的、不能讓人滿意的,特別是對於最終的問題: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在這世界?我到底是誰?」Harris本身,花很多時間在最後一章,講論東方的神祕主義是完全合理的、正當地度過豐富生活的 方式。在他書中的結尾寫道:「宗教是邪惡的,靈性是良善的」。但是靈性不提供答案,宗教卻提供了。 信仰是迷信、偏執及暴力的起源我們都聽過類似的主題,從那些衆多被洗腦者口中說從基督宗教出來的沒什麼好的。他們還認為人類之所以發展是由於基督宗教思想、行動及顯現的弱勢。對人類歷 史上最暴力及殘暴的世紀是被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例如蘇聯),新的異教徒的法西斯主義(例如納粹的德國)佔據卻隻字未提。他們造成幾千萬人的死亡。 Harris強調共產主義及納粹主義那麼邪惡是因為他們有宗教性的本質。想到那些數以百萬計的人被史達林與毛澤東殺害。雖然這些殘暴者把理性掛在嘴上,共 產主義就是個政治的宗教…雖然他們的概念沒達到來世,還是有邪教性及非理性的特質。(The End of Faith, 79)。這其實是正確的,而且證明所有的,包括無神論、唯物論以及Harris所相信的「實用主義」都有宗教性的本質。歷史證明人是宗教性的動物,具有宗 教性的思想及衝動。就像卻斯特頓在他「異教徒」一書中所寫的:「每個在街上走路的人必須主張一個形而上的系統,而且堅信不疑,甚至於連他自己都忘記它的存 在。這是很有可能的。的確這是整個現代世界的情況。現代的世界充滿那些主張教條的人,主張得那麼激烈,甚至於他們不知道他們主張的是獨斷的」(正統重要性 的結束語 Concluding Remarks…

天主的隱藏性

為什麼天主不顯現給每個人?天主其實有特殊的方式顯現給每個人。祂也透過大自然顯現給我們。為了顯現給我們更深刻的知識,祂選了不同的方式。祂不但樂意啓示關於祂及人的真理,而且藉著人以及祂的聖子耶穌啓示給我們。祂願意重建人跟人的信任,因為人犯罪之後,此信任消失了。 我們的現狀(原罪的現狀)無助於尋求天主。因為許多人類的罪導致我們傾向於偏離天主。我們的理性及意志軟弱,因此天主選擇藉著信仰及傳教顯現給我 們,以便:1. 關於天主的真理可以傳給更多的人(與每個人自己用理性找真理相反),2. 得知此真理可以更快(許多人沒時間調查真理的細節),3. 此真理可以純潔無瑕(人往往用理性時出錯)以及4. 祂可以顯現我們無法查出的真理(因為天主無限偉大,我們無法完全掌握祂)。 天主為什麼不給我們更多光明找到祂呢?天主給我們足夠的光明,若不夠,那麼連那些尋找祂的人也找不著。若祂給我們太多光明,那麼連那些不尋找他的人也會找到祂。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尋求天主。天 主要我們知道祂存在,但是單純的知識不是一切。同時我們要接受祂到我們的心裡,此事祂不能勉強,祂不要違反我們的自由意志。凡尋求的都有足夠的光明,這也 是公平的,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 天主為什麼不做些驚人的徵兆或神蹟?耶穌的神蹟沒說服祂的反對者,連祂的復活都沒有說服他們,雖然反對者有第一手的見證。不過基督宗教的奇蹟一直到今天都在發生。科學證明了在法國露德所發生的成千上萬的治癒奇蹟(科學家說無法以自然法則解釋),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也都有類似的奇蹟。教會在承認一個精修聖人的過程中,也要求科學無法解釋的奇蹟。 若天主的存在是最偉大而且是最重要的,祂為什麼不更明顯呢?偉大而且重要的事,不一定很明顯,我們常常傾向於認識不好的事,也不在乎好的事。愛是相當重要的,但不是明顯的。而且天主不能以感官直接觀察到,因為祂是 無形的。天主不是我們能夠實驗的化學液體,或能夠衡量的實體。天主的本質為神靈。為此化學不能證明祂的存在,然而理性哲學可以證明祂的存在。

天主與惡存在的問題

你想到世界的悲慘與飢餓時,信天主有什麼意義?我們已經說過有天主。無法瞭解宇宙的每個細節,不能證明沒有天主,而是表示人的心智有限。然而心智可以提出某些原則,費盡心力消除這些困難。首先,事實上 惡是善的否定或善的欠缺;要是世上有惡,那麼就有許多善,這善僅有天主能說明其存在。其次,世上的變化不能影響到天主的存在。我的意思是,不能認為:一帆 風順的時候就有天主,諸事不順的話就消滅祂。若在苦難之前天主存在,那麼儘管個人的不幸,祂還是存在。注意這個詞:個人。看整個人類,我們發現生命其實是 舒適與不舒適經驗的混合。當我們快樂,其他人受苦,當我們受苦,其他人快樂。我們不能說,因那些快樂的人天主存在,同時因那些受苦的人祂不存在。我們的不 能以局部及個人的眼光,而是以普世的眼光看事。第三,對於因世界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飢餓,天主的供應沒失敗,而是人的管理失敗了。雖然一些人有缺乏,我們 知道世界生產足夠的小麥、水果、肉、羊毛,每個人都能夠豐衣足食。天主沒有失誤地提供充足的食物來餵養每一個人。但祂把這世界託給人管理,他們應該改正的 是他們不當的管理,而不是責備天主。至少他們無能的管理要教他們謙卑的救恩。(RR.I.13) 你在告訴我,天主容許會一生受苦的殘廢孩子嗎?天主肯定是善的,若祂容許任何惡發生,僅是因為祂從這惡中能夠產生更多善。人類濫用其自由,背叛天主,找到的不是幸福,而是苦難。公正是好的,所以天主的 公正容許這苦難。天主的智慧可能容許一個孩子是殘障的,因為若他健康和有力氣,可能會墮入肉體的歡樂,便會造成他失去永生。再者,低能兒無法犯罪,若一些 健康的人是低能兒而無法犯罪,我們會認為是仁慈。殘障,無論身體上還是精神上,他們並不是整個人生都悲慘或痛苦。我們不能以我們的經驗來評判他們。同樣我 們要記得,我們所說的「整個生命」不限於這個人生。過世後生命繼續到永遠,那時一切都會改變為天主最初創造的美好樣式。我們也可以說:「若天主是善的,為 什麼讓祂的兒子經過殘忍的苦刑?」受苦不是真正的邪惡,罪才是。基督在痛苦中感到快樂,藉由受苦證明祂的愛,這比健康還有價值。塵世的苦難吸引很多人奔向 天主,若沒有痛苦,他們會覺得自給自足,不需要天主。在這最後論點裡,就可以看到天主善的存在。(RR.I.18) 天主為什麼容許侍奉祂的人飢寒交迫,同時邪惡的人安然無恙?(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不一定這樣。然而,當這發生時,不難瞭解。邪惡的人不配得同基督一起分享受苦的生活。每個人在其生命中都做了些善行。沒有人是完全邪惡的。天主的正義以 自然的興旺來報償自然的善行,這可能是他們唯一會接受到的。在來世被審判時他們可能會聽到「為你的善事,你已得到報償了,現在該為你邪惡、背叛天主的生命 負責任了」。反而那些愛天主、不貪圖於世俗報酬的人,會得到整個超自然幸福的賞報,這便是唯有價值的賞報。如果基督答應我們世俗的賞報,看到異教者興旺, 我們就應當抱怨。但祂承諾什麼?祂承諾祂自己的命運,在這裡受苦,來生得到幸福。沒有徒弟勝過他的師父。(RR.I.23) 當我看到有人受苦我很生氣,甚至於同意這句話:「天主唯一的藉口是祂不存在」。首先,若天主不存在,生氣是無理的,因為受苦必須是盲目物質力量的結果。你同樣能對太陽生氣,因為冬天日出的時間晚了一兩個小時。第二,你引述的那句話不 合理,因為藉口假定有人犯錯,但若天主犯錯,祂就存在。但讓我加上,若天主存在,祂不能錯。再來,唯一能解釋惡的存在是天主的存在。惡不能脫離善而存在, 僅有透過善的存有才會經驗到。天主沒創造惡,但祂創造所有善的事物,有時容許它們缺乏完美性。於此,若你說:有惡,因此沒有天主;我回答:「有善,所以有 天主」。並且我的原因比你的強,因為在這世界善勝過於惡,以及善除了天主之外無法說明,同時也能夠解釋惡。天主容許惡,因為祂夠善及全能,能夠從其中產生 比本來的惡更大的益處。(RR.II.20) 看到戰爭——終極邪惡的事情——讓人憤怒。於是,我也開始靠理智,變成了一個無神論者。若像你說沒有天主,就沒有人能夠打仗。即使有人,僅是機械與必然演化的結果,他們打仗不是錯誤的。若機器中的一個小齒輪壞了,在道德上你對那齒輪的行為不 會生氣。若沒有天主,盲目的力量創造了人同他們的行為。這跟責備一顆橡木因為它長得歪歪的一樣無理。至於使用理智,運用這個原則:我們不能貶低,也不能誇 大理智的能力。理智有足夠的能力可證明天主的存在,但不足以瞭解天主所有的作為。理智無法理解天主的道理不意味無法得知天主的存在。我們不能只因不明白或 不喜歡同類在做什麼,就推論他不存在。因此我們雖然我們不能主張被理智引導,卻不認真思考。(RR.II.21) 基督教科學派告訴我們,你正在試著解釋的問題事實上不存在,因為傷痛與苦難並非真實。良善天主的存在與傷痛及苦難的存在都是事實。因為兩個都是真實的,就不能不相容。我同意,對人的理性而言,它們完全的調和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說苦難是個 奧祕。但若你拿你喜歡的答案,然後回去篡改事實以便符合結論,這樣的態度就像小學生一樣。某些人的出發點為:人的理性必須瞭解所有的一切。他們接受這原 則,儘管歷史顯示用再多的理性還是有可能誤入歧途。用這未被證明的原則他們說:「我們不曉得良善天主與苦難如何並存」。因此他們分成兩個陣營,第一組狂熱 地輕信無神論(否認任何神明的存在),第二組保持類似狂熱的輕信否定苦難存在。明智的人拒絕否定天主及苦難的存在。他謙卑地承認理性的能力有限,以及在逆 境中保持信仰與信心來侍奉天主,避免含淚的抗議和絕望的呻吟。(RR.II.22) 若傷痛與苦難是真的,那麼天主創造了它們;若不是,它們就是幻覺。天主沒創造惡,因為惡是善的否定。完美的缺乏不是創造行為的目的。天主賞賜人自由意志,能夠違反良心所指示的,以及創造能夠感到痛苦的知覺感官。但痛苦與 道德上的惡是真實的,而不是幻覺。我們在身體上感到平常健康的缺乏以及在意志上意識到道德性公正的缺乏。這兩個經驗都不愉快。(RR.II.23) 若天主能預知,祂創造的人有自由使祂歡喜或反對祂,你不認為奇怪嗎?若天主不能預知未來,會比較好懂。若天主無法預知未來,這些事不會比較好懂,而是極為費解的。就是因為祂預知未來,祂能夠從惡中吸取更大的善,才容許這些惡發生。除此之外,天主雖然知道會 發生什麼事,仍然創造了人,能夠使祂歡喜或反對祂呢?首先,因為祂的預知不會使任何人反對祂,亦即知識不會導致事情的發生與否。事發生後產生知識。第二, 天主賜給我們自由意志,所以我們能夠具有更大的尊嚴,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像樹木或無生命的行星與恆星盲目地侍奉祂。天主不要從那些有能力理性地享 受善的人身上得到被強迫的愛。但一旦人有自由,他就可選擇愛天主或拒絕祂,侍奉祂或反抗祂。我的意思是人有這樣物理上的自由,但沒有道德上的自由反對天 主。天主禁止此事,警告我們會有慘重的後果。總之,天主存在,我們是自由的。若我們對在我們身上的困難,無法看到令人滿意的解釋,我們還是在這些事上相信 天主。人的好奇心想要解決的推測性問題,仍然是奧祕,不是因為我們的理智無法找到其解釋,就是因為天主對祂的受造物目前還未選擇表明祂自己。 (RR.II.24)…

對於創造者的疑問

你主張人普遍相信有神,但是人曾經也相信地球是平的!這錯誤充分的原因很明顯:缺乏資料,以及人跟隨他們的感官,使他們以為地球是平的。這不是純粹理性的論點。感官不提供天主存在的直接現象,就如感官提供地 球是平的現象。這是兩碼事,從一個基於感官而判斷,轉換到另一個基於理性而判斷,是不合理的。無論如何,科學及形上學的證明,使相信天主存在是合理的,而 跟心理學的原因無關。若一百萬人中僅有一個人相信有天主,就是合理的。但這後者的臆斷,從來不會被證實,因為大多數人普遍的判定為接受此真理。 (RR.I.4) 不需要談天秤未來將平衡。在此生中美德本身就是報酬,就如惡人感到懊悔。這不夠,意識到美德對一個快要受冤枉死的人不足,他不能活著享受美德。同樣,惡習不一定帶來相當程度的懊悔。很多人的心太硬,無法感到深切的懊悔。有一天會有公平的報答,在來生中,由天主作成的。(RR.I.5) 你怎麼知道天主是永恆的,或昔在、今在、永在?因為若天主有開始,那麼天主存在前就是虛無。既是虛無,也沒什麼能用這虛無做什麼,沒有任何功能做事,絕對不能將這虛無變成任何東西。但明顯的,一定有個 存在,而且從來不可能有一段沒有任何事物存在的時間。至少天主必須一直存在,若沒有人負責祂存在的開始,因此沒有人能夠終止祂的存在。祂永遠存在。天主真 實地自我宣告祂是永恆的存在,祂對梅瑟說:「我是自有者。」(RR.I.9) 哲學家斯賓諾莎說若天主創造世界,世界就是客體,祂需要一個祂所缺乏的東西,這否定祂的完美屬性。斯賓諾莎的判斷不對。他不區分天主本質的構成(對祂的存在而必須的)及祂自由產生受造物的行動。若天主的行動是必須的,斯賓諾莎就對了。但天主並不是因為 要得到些對祂本身必須的完美而創造。祂創造,因為祂要將些完美賜給其他的存在。若我為了得到而工作,我缺乏某些東西。若我賜給別人,就不表示我缺乏,而是 我多而又多。(RR.I.10) 我們對天主已得到了完全的知識嗎?還是我們對這完全還在深入瞭解中呢?關於人應該知道天主的事,在世上已有充分的啓示。這知識是由基督所賜的,我們稍候將看到。從來沒人說出基督真理的全備奧祕,我們對祂教導的知識還在進步, 我們離在世可能得到的完全真理愈來愈近。我說的是個人得到的知識。信仰的寶庫中有充分的真理,交給天主教會。完美充分的知識僅有在天堂裏直觀天主時才能獲 得。(RR.I.12) 我聽說宇宙本身是天主的證明,由於必須有一個創造者。這是個有道理的論點,因為正如宇宙中沒有一個個別的事物是自給自足的,同樣集合所有個別的事物仍然非自給自足。若每個分開的原子無法解釋自己的存在,那麼所有的原子在一起一樣難以解釋。很多事物的聚集不能改變其本質。(RR.II.2) 為什麼不能假定物質本身是永恆的呢?我承認對一個永恆的起因(天主)能夠從永遠創造基本受造物的現實。我們從天主的啓示知道天主不是從永遠而創造,但這對祂還是可能的。然而,注意這點:主張 物質是永恆的不但無法證明,而且絲毫不排除外在原因的必要性。東西存在的長短不解釋其存在。你不能說明正在奔馳的火車說:「它總是在奔馳」。宇宙中我們看 到因果變化的連續,每個階段都是前一個階段產生的,陸續產生另一個階段。每個因素都依賴另一個因素,任何階段若沒有其他因素,就不能獨立解釋自己。若每個 鐵環都不能獨立,那麼整條鐵鏈都不能獨立。僅有獨立的、超越因果、不能在有限的事物中找到的、完全自給自足的天主,才能說明一系列永遠有因果關係。順便, 注意生命的問題。即使物質是永恆的,這地球還是有一段時間沒有生命,並且有特定的時間開始存在。主張沒有天主的創造力而生命仍然自發創造,就是輕信,不算 是理性的人。(RR.II.3) 我們怎麼知道事物的本質不是有秩序按照自己的計劃做事呢?我們知道事物的本質不是這樣,因為若要它們往一個目標而進行,必須不斷地將手段往目標調整,這假定既有制定計劃又能看出手段及目的適當關係的智慧。盲目的 物質不賦有智慧。純粹的機率無法產生秩序。把上千有字的小紙片胡亂地撒在地上,它們永不會自我排列,拼成一首李白的詩。世界上唯一智能的存在是人。但人還 不存在之時,就有秩序,這僅有世界之外的智能才能解釋。就如必有智能才能瞭解宇宙的秩序,同樣必有一個智能才能夠創造秩序。一位一生致力於研究水晶分子排 列的學者,會將整個宇宙歸因於比他還低的盲目力量嗎?一旦說到宇宙的法則,就假定有立法者。雖然人類的立法常常顯示智能的不良運用,但是一切立法仍假定智 能存在。若某些事物的本質以秩序的方式邁向目標的完成,這傾向由至高無上的智能而注入。這至高無上的智能便是天主。(RR.III.3) 我們能夠毫無疑問地證明天主的存在嗎?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排除一切懷疑天主存在的論點,但是這不排除人想要懷疑的可能性。說到無信者,聖經告訴我們:「自從天主創世以來,祂那看不見的美善,即祂 永遠的大能和祂為神的本性,都可憑祂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以致人無可推諉。」(羅馬人書1:20)換言之,人在物質的世界上有能力找到一個充分的基 礎,以便推論天主為創造者的存在。然而,若翰亨利‧紐曼樞機主教(card. J. H. Newman)認為,承認天主存在的理性論點不會提供任何人跟天主有關係的內在意識。這意識來自自己的良心,這良心承認應該行善、逃避罪惡,這義務不是良 心強加在自己身上,且無法消除。理性確認天主存在的事實。良心是內在、對天主負責的經驗,這經驗協助我們恢復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有人說:天主是「理性 多餘的、感性可有可無的、道德上無法忍受的」。但是對一個願意讓理性及良心說話的人,卻不是。這樣的人喜愛真理與美德,並且不顧世俗的便利、個人的舒適及 樂趣,他仍然有意做對的事。(RR.V.1) 有事物存在時假定必有其原因不是無理的嗎?不是,除非要主張人賦有理性,且他能自然而然地運用,才是無理的。研究宇宙時,物理學在其領域探索原因,事物為何如此:「這是如何產生的?」,「什麼事讓 這事物如此進行呢?」這些都是世界上最自然的問題。而且制訂其法則,科學理性地表達宇宙具有「可理解」的現象。換言之,事物必須有理性的基礎,我們才能夠 理性地談論它們。我們確定,沒有任何事物是自己存在的原因,否則這事物在存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以產生自己。這也包括天主。祂不可能是自己存在的原因,祂僅可 能是獨立存在或不是被造的。其他卻都是被造的。我們的智能致力於尋找解釋宇宙中的一切,理所當然地尋找宇宙整體(cosmos「有序的體系」,就是混亂的 相反)存在及理性的解釋性。存在與可理解性不可能沒有原因,既然不能自我解釋,我們合理地尋求這兩個的原因。(RR.V.2)…